中科院古脊椎所与省地矿局地调院合作发现福建第一“龙”(二)

来源:省地矿局网站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3日  浏览35
字体大小:默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和福建省地矿局所属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地调院)科研团队合作,在福建省开展古生物化石调查中发现距今约1.5亿年前的鸟翼类恐龙化石,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有福建第一“龙”之称的奇异福建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

  这项重要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6日23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线上发表,古脊椎所王敏为通讯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福建地调院徐立明为第一作者。

  “奇异福建龙”长什么样?


(来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这次调查发掘出的恐龙骨骼化石近乎完善,有利于复原“奇异福建龙”。经过长达一年的修复和分析研究,研究团队认为这一新物种属于鸟翼类,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Fujianvenator prodigiosus)。古脊椎所王敏等通过古地理位置的复原,确定了奇异福建龙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地理位置最南的侏罗纪鸟翼类。带队开展综合地质考察和同位素测年工作的福建省地调院徐立明说:“奇异福建龙,现在我们确定的时间是(距今)1.48亿年至1.5亿年之间,所以它填补了这一部分空白(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空白),另外它分布在最南端位置,极大拓展了它的分布空间,对我们后期研究它的地理分布和深化、迁移方式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新闻直播间》鸟翼类恐龙化石“奇异福建龙”研究成果发布报道截图

  研究人员发现,奇异福建龙的体型结构和其他鸟翼类相近,在体型空间上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其前肢与始祖鸟相似,腰带的耻骨和坐骨又分别具有伤齿龙类和近鸟龙的典型特征,而后肢更是如此。最为特殊的是其后肢构造特征为股骨短,胫骨和蹠骨细长,如果仅比较后肢则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的中生代恐龙和鸟类。古脊椎所王敏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认为奇异福建龙是一类善于奔跑或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这样的生活习性完全区别于学界关于鸟类起源伊始‘树栖’生态习性演化的认识。奇异福建龙的发现增加了原始鸟翼类的生态多样性。”


《新闻直播间》鸟翼类恐龙化石“奇异福建龙”研究成果发布报道截图




奇异福建龙的体型和奔跑能力与其他中生代恐龙的比较(来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生活在福建省政和的奇异福建龙并不“孤独”。古脊椎所和福建地调院组成的考察团队还在福建省政和地区发现了距今1.48至1.5亿年前的陆相生物群“政和动物群”,其中有大量保存完好的爬行动物包括水生/半水生的龟鳖类、离龙类化石。“政和动物群”,是目前全球已知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保存有鸟翼类的动物群,可类比东北地区发现的燕辽生物群(距今1.66至1.59亿年),显示出其独特的生物群古环境特征。


奇异福建龙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来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021-57634889-236),我们将及时处理。